首页/ 中心新闻 / 详情

明德新民 立言立功丨新时代德育研究的新挑战与新议题学术研讨会暨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2023年8月19日,新时代德育研究的新挑战与新议题学术研讨会暨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第六会议室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育研究》《教育学报》《教育科学研究》《中国德育》等期刊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领导、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师生以及毕业生代表八十余人齐聚一堂,共享德育盛宴。

会议伊始,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班建武教授介绍与会来宾,对各兄弟院校、各界同行、中心毕业生二十年来对中心的支持与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对中心创立者檀传宝教授在中心20年的发展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表达了崇高的敬意,对原中心副主任魏曼华教授、王啸教授为中心发展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由衷的感谢。随后,全体与会者共同观看了中心成立二十周年宣传短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分党委书记施克灿教授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对中心成立二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施书记高度肯定了中心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并对中心未来在德育研究以及学科建设方面的高水平发展提出了殷切的期望。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谢春风研究员在其致辞中认为,中心二十年来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坚守学术研究的良知。谢主任对中心二十年来在学术研究范式、学校德育推动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贡献表示由衷敬佩。

首都师范大学德育研究院院长朱晓宏教授代表孟繁华书记、蔡春副校长对中心成立二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以“潜心耕耘二十载、桃李芬芳正当时”为题,充分肯定了中心在研究示范、学术引领以及人才培养上已经做出的贡献,并对中心给予首师大德育团队发展的帮助表示了由衷感谢。

此外,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题中心主任张广斌研究员、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处沈芸处长也一一表达了对中心二十年来突出成就的肯定与祝贺,并对中心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美好期待。

中心名誉主任檀传宝教授以“士不可以不弘毅”为题发表讲话。檀教授指出,本次活动是一场低调而务实的“学术庆生”活动。“用专业给世界增光明”的学术研究与“厚德、敬业、有担当”的人才培养是中心师生二十年来矢志不渝的坚持。中心虽小,却依然承担了大学所应承担的重要使命,究其原因,在于中心师生有“士不可以不弘毅”的高度自觉。

1压缩后.jpg

合影留念后,第一场研讨拉开帷幕。华中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所长杜时忠教授发表了题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德育意蕴》的主旨报告,从民主的道德功能、民主的道德精神、民主的道德教育三个维度展开讨论,并指出今天我们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解和实践,既要有制度化、法制化的视角,更需要有道德化、主体化和教育化的视角。

陕西师范大学民族教育学院院长龙宝新教授以《当代我国德育理论发展的挑战与走向》为主题,从建国以来我国德育理论发展演变、当前我国德育理论面临的新挑战、好德育理论的本真思考,以及我国德育理论的发展走向四个方面进行报告。报告认为,未来德育理论发展也应当打造走心、铸魂的德育理论,增强德育理论的渗透性、亲和力,并凸显中国德育理论的世界意识。

最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发表了题为《理智德性与课程思政》的主旨报告。石教授以清华大学“课程好+思政巧”的理念为背景,指出课程思政应以“理智德性”为概念基础,培育探索和追求真理的道德品质。结合古今中西的教育理论,石教授认为课程思政应当是基于课程的,而非课程与思政的简单加法或“两张皮”。

本场讨论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处长王小飞研究员主持,并做精彩点评。

aae1ef75790f8fb5772b6d41db6da85.jpg

上午会议的自由讨论环节由中心副主任林可博士主持。《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许建争副编审、《教育科学研究》杂志社主编鲍丹禾编审、《中国德育》杂志社副主编刘洁副编审、《教育学报》编辑部主任李涛副编审先后发言,对中心成立二十周年也表达了衷心的祝贺,对中心下一个二十年发展表达了殷切的期待。

7b1ae536addde2136f573e5e0820b4d.jpg

下午第一场报告的主题为“新时代德育研究的新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叶飞教授指出中国式的德育现代化是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德育的整体体系的现代化,也是面向数字化转型的现代化,进而揭示了中国式德育现代化的重要主题和具体路径。苏州大学李西顺教授则从理念及操作的角度介绍了叙事德育模式,阐述了叙事德育模式能够消解讲“大道理”综合症,提升学校德育实效和教学实效,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广州大学蔡辰梅教授做了题为“学校是如何做师德建设的?——中小学师德建设的诊断与反思”的报告,将当前中小学师德建设划分为箩筐泛化型、任务替代型、间接渗透型以及专业驱动型四种类型,继而指出中小学德育建设存在“对教师的师德建设”“为教师的师德建设”两种取向,最后总结了师德建设的经验并对现存问题进行了反思。宁波大学的梁明月教授针对小学生公共环保教育中的责任制所引发的“不捡垃圾”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对如何具体运用道德助推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改进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李敏教授主持了这一场专题报告,并做了简要而深入的精彩点评。

叶飞.jpg

第二场报告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所所长张宁娟副研究员主持,主题为“新时代德育实践的新探索”。中心在读教育博士生、长江师范学院隆强教授作了题为“何以言说‘美’——地方高校美育研究的新挑战与困境”的专题报告,深入阐述了所在高校的美育研究历程以及美育改革实践,并针对其中的问题呼吁更多学者关注与指导。北京教育学院郭冰博士则从中小学教师德育培训的角度带来了“专业护航,与一线德育人共成长”的精彩报告。她结合本校的市级培训项目指出了一线德育人的德育培训需求,以及德育培训者在德育研究者和德育实践者之间扮演的重要角色。中心在读教育博士生、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闫生方高级经济师就自己的新书导入了“功夫在诗外——我的写作实践与《与子书》的成长之路”主题,和与会者分享了读书、实践、思考以及勤奋对于自己写作成书的意义。

张宁娟-压缩.jpg

第三场报告的主题为“新时代德育研究的新力量”,由中心的四位青年学人分享他们的德育研究实践与成果。演讲者分别为中心硕士毕业生周毅(现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博士生王济民、李云,以及硕士生胡兴悦。四人分别做了题为“美国博士生的培养路径”“景观的本质与教育的未来”“回归‘一种教育’:诺丁斯的家校融合方案及内在理路”“弗吉尼亚·赫尔德对于关怀与正义的关系建构及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的专题报告,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中心青年教师张姜坤博士主持了该场报告,并对四位演讲者发表的高质量学术演讲予以了充分肯定。

131a84b8db18a5224ecd9620b25e375.jpg

下午的自由交流环节由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王丽娟副教授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学者、中心师生都对研究中心20岁生日表达了热烈祝贺,并对研究中心的培养之恩表达了由衷的感谢。

最后,中心主任班建武教授为本次会议做了总结。班教授再次对到会的嘉宾、师长、中心毕业生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希望中心的师生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学者一起共同推进中国德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他指出中心已然成为师生情感上的温暖归属和事业上的相互支持,希望大家今后群策群力,让中心作为“家”的意象越来越美好、越来越精彩。

77a77810bd1054d602be4a6a91a3b67.jpg

“士不可以不弘毅”。通过此次“学术庆生”活动,中心团队回顾了过往的发展历程、明确了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中心师生将继续坚守共有的精神家园,做厚德敬业有担当的学术人,用专业给世界再添光明!

合照.jpg

摄影丨杜博超 胡兴悦 叶雅萱

撰稿|叶雅萱 肖金星

编辑丨白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