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探学科美育新路径:学科美育教学指引研讨会于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2025年3月30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教育科学出版社协办的“学科美育教学指引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318会议室顺利举行。该研讨会是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深入推进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委托项目“学科美育教学指引”研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活动。本次研讨会汇聚了国内学科美育领域重要专家、一线教育工作者及出版界代表,旨在推动学科美育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为丛书编写及教学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主要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檀传宝教授、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徐林祥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铁安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院长李敏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院院长班建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李建文副校长,以及教育科学出版社池春燕主任、《中国教育学刊》徐华楠博士等。数学、语文、道法、劳动四学科的核心编写团队和责任编辑也全部参与本次会议。
开幕式上,檀传宝教授强调,学科美育需立足“拓展美育时空、提升教育效能、造就幸福人生”三大价值,将丛书编写不仅作为现实任务,还要视为推动教育革新的事业,呼吁团队以高度的使命感推进工作。
劳动教育学科负责人班建武教授介绍了劳动教育学科美育教学指引的编写框架,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劳动与美的共通之处,强调劳动学科美育主要包括“劳动美”和“劳动教育美”两大部分。随后,四川天府新区第十小学校杨智校长介绍了天府十小以“寻味”为主题的劳动教育活动,展示了劳动教育中的劳动之美和文化之美,为劳动教育美育浸润提供了优质的案例。
道德与法治学科团队分学段对指引编写思路进行了介绍。李敏教授介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美育教学指引的基本架构,李建文副校长和王芊老师介绍了初中学段道德与法治学科美育教学指引的编写框架。
语文学科负责人徐林祥教授重点介绍了对学科美育的总体认识,并具体阐释了语文学科的学科美和学科美育的目标与路径。
数学学科负责人李铁安研究员介绍了数学学科美育教学指引的框架,并以“认识完全数”为案例对数学学科美育的实践进行具体介绍。
学科负责人介绍后,与会专家依次对各学科的编写思路和框架设计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
《中国教育学刊》徐华楠博士对学科美育研究提出了四点建议:明确核心概念界定、强化学科本质表述、对接新课标实践导向、立足学校本位。
教育科学出版社池春燕主任首先代表出版社向编写团队致谢,并充分肯定该项目的教育价值。她指出,学科美育丛书编写不仅是教材出版工作,更是“以美育人”教育理念的实践深化。她从出版视角强调丛书需平衡统一性与灵活性,推动学科美育从研究向教学转化,倡导“以理带事、用事说理”的写作逻辑,注重案例的实操性与可读性,切实服务一线教师需求。
总项目负责人檀传宝教授最后总结指出,学科美育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关键命题”,需以扎实的学术根基、创新的实践智慧,探索美育与学科教育的共生路径。此次研讨会为深入推进学科美育研究,提升学科美育教学指引丛书编写的品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集体合照
语文组合照
数学组合照
道德与法治小学组合照
道德与法治初中组合照
劳动教育组合照